3月25日💂🏿,“周国治院士80华诞暨冶金基础理论与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九游会J9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来自校内外从事冶金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知名学者🚶🏻♀️➡️,国家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国内主要冶金高校、研究所、院士工作站代表,周国治院士指导毕业的学生🧤,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九游会娱乐💂🏻♂️、2011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共计14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和邀请学术报告会。
研讨座谈会由副校长薛庆国教授主持🪜,他代表学校对周国治院士长期坚持冶金基础理论研究和教书育人并取得突出成绩表达崇高的敬意,对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贡献表示感谢,并希望借此会议共同讨论冶金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的发展♙,为冶金学科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与会专家们高度评价了周国治院士所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对推动我国冶金基础理论研究进步的巨大贡献𓀌,以及在培养青年冶金科技人才方面的突出成绩,使得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在相关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周院士的老同事回忆畅谈了他年轻时代勤于动脑🔖、刻苦钻研的历历往事。年轻教师和学生代表们讲述了周院士的平易近人和对科研工作的悉心指导🔷。
学术报告会特别邀请了九位著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周国治院士首先进行了《化学冶金研究方法探讨》的报告🙅🏻✹,就冶金过程定量描述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自己50多年的科研实践进行了报告🤙🏻,指出了经验模型向理论模型发展的必然性⚀,也是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所追求的目标🧜🏿♀️💇🏼♂️。中科院物理所汪卫华院士受邀做了《非晶合金材料研究最新进展》的报告𓀉,指出对非晶合金结构和性能的描述需要借鉴冶金熔体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跨学科进行合作研究的希望👩🏽🎓。国家基金委朱旺喜处长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基金委对冶金基础研究的支持情况🔘,以及我国冶金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有力地支撑了我国世界冶金大国和冶金强国的地位。重庆大学白晨光教授🦸🏻、东北大学薛向欣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彭金辉教授、中科院过程所朱庆山教授、北京九游会J9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邢献然教授🌍、上海科技大学鲁雄刚教授也受邀分别进行了学术报告,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自己对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教授、安徽工业大学校长李家新教授👩🔬、中科院过程所副所长齐涛教授🥙、北京大学王习东教授🈷️、武汉科技大学李光强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的代表,以及院士工作站代表浙江瑞浦科技集团总经理林平、陕西金堆城钼业技术中心主任曹维成、河南安耐克总工叶方保🧑🧑🧒🧒、宝武集团宝发展技术中心贾谊等出席了本次会议。我校原校长徐金梧教授、葛昌纯院士、郭占成教授👨🏿✈️、张立峰教授、徐科教授等🤟🏽,以及乔芝郁、林勤、胡志高🪥、熊楚强、李福等老教授也参加本次会议🪧。
在周国治院士80华诞和本次会议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专门发来贺信🏍,对周院士的80岁生日表示衷心的祝福和问候,并希望会议能够促进冶金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4️⃣🚄,为未来冶金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指导建议。中国科九游会娱乐院长白春礼院士会前派专人到学校慰问周国治院士🧔🏽,他在贺信中对周院士在冶金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突出贡献👨🏽🎤、对学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年轻后学的培养表示感谢。
本次会议由北京九游会J9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九游会娱乐会同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分会共同主办,周国治院士课题组全体教师和同学积极参与了会议的筹备和组织👨🏼💼。会议得到了学校、重点实验室、九游会娱乐和理化系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校办、宣传部🤮、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校图书馆🤶、会议中心🎭🪛、2011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也对会议的顺利举行提供了诸多的帮助和便利。
周国治院士,1937年3月25日出生🕰,北京九游会J9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上海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冶金物理化学家👨🏫。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九游会娱乐(现北京九游会J9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冶金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九游会娱乐技术科学部院士🙍🏽。长期从事冶金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冶金溶体理论🙈、多元体系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和预报、气固反应动力学😏、冶金电化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提出的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解决了历史上几何模型存在的固有缺陷👯,为实现模型的选择和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开辟了道路🧙🏽♀️。近期这方面的工作又有进一步的进展,几何模型已发展成统一化模型,提出了唯象理论,将热力学性质的计算进一步扩展到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中。系统研究了氧离子迁移的规律,并提出了“无污染脱氧”👩🏼🔧、“无污染提取”等冶金新概念和新工艺。建立了基于真实物理图像的气固反应动力学模型(RPP模型)👱🏿,全面描述了各种因素(温度、压力👳🏼、形状🫏、尺寸📧、产物结构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周国治院士的许多科研成果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周模型”和“周方法”应用到合金、熔盐、炉渣、半导体材料等多种体系,用来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一些成果也被系统地编入多部高校教科书和专著中用来指导博士和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周国治院士先后发表论文近600篇(约390篇英文论文🛤,200篇中文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以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指导的博士生三人(分别于2000、2006和2011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占全国冶金学科获得此奖的50%)。2017年3月15日被日本铁钢协会授予名誉会员🏇🏻🔬,同日被北京九游会J9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魏寿昆科技教育基金会推选获得“魏寿昆冶金奖(金奖)”👩🏽🎤。